【中國城市報】金年会:黨建引領創新發展 “四校同建”職教高地

作者: 日期:2022-06-01點擊:10

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、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,金年会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,不斷加強黨建工作,切實提高黨建質量,以黨建高質量引領學校高水平發展,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着力深化綜合改革,拓展創新發展路徑,激發學校辦學活力,不斷提升學校整體實力和競争力。

日前,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、全國職業高等院校校長聯席會議發布了《2021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》,從服務貢獻、學生發展、教育教學等質量維度,向社會展示2020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貌,遴選出典型學校,金年会同時入選“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”(全國共60所)、“高職院校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”(全國共100所)、“高職院校教師發展指數優秀院校”(全國共100所)三個榜單,顯示出該校在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過程中聚焦提質培優,打造育人高地取得了顯著成效,發揮出較強的示範和輻射效應。

“職教20條”“雙高計劃”“提質培優行動計劃”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實施,标志着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到了“深水區”、迎來了大變革和大作為的重要機遇期。面對新時代、新趨勢、新要求,金年会堅持目标導向和問題導向,立足争做“服務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職業教育先行者、服務戰略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職業教育領頭羊、服務淮海經濟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排頭兵”的發展定位,以破解産教融合、創新創業、服務貢獻和國際影響等四個方面的難點、堵點為目标,狠抓内涵建設與綜合改革,創造性地提出了“四校同建”改革發展戰略,即同步規劃和建設“産教融合特色校”“創新創業示範校”“服務貢獻卓越校”“國際影響典型校”,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。

設立四個特區資源整合推動高效發展

實現高職院校治理體系現代化,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,遵循高等職業教育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。為有效落實“四校同建”發展戰略,學校本着統籌任務、統籌資源、統籌機制的原則,設立了新沂學院(産教融合辦)、創新創業教育學院、服務産業發展研究院和國際教育學院4個改革特區,将原來分散在多個部門的職能分别集中到各個特區學院,減少了管理職能上的交叉,提升了管理效率,實現人、财、物等資源的“大統籌”“大增效”,實現了機構協同高效運行。在深化改革過程中,學校黨委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,不斷優化體制機制,四個領域同步謀劃、同步規劃、同步實施,做到四條腿走路,互相支撐、聯動聯調、均衡發展。

搭建系列平台多元協同深化産教融合

産教融合的痛點在于學校和企業的不同訴求,為了深化産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金年会以學院理事會為主導,以職教集團和産業學院為重要平台載體,打造了“1+2”全鍊條産教融合校企命運共同體發展模式。

學校牽頭或聯合組建了全國高分子材料(橡膠)等6個職教集團;與徐工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成立工程機械産業學院等9個産業學院;與新沂市委、市政府共建了精準服務縣域經濟的新沂學院;搭建産教融合綜合交流信息平台,實現政行企校精準對接及信息交換互動。依托這些合作平台,學校與近800家成員單位共同對接地方産業,探索崗課賽證綜合育人,試點中國特色學徒制,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的精準對接,學校與企業的真融真合。學校獲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三批試點單位并通過驗收,入選2個國家級産教融合案例和1個國家級就業典型案例,2021年入選首批“高職院校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”(全國共100所),培養出學生全國技術能手3名。

重構訓練體系院園一體推動創新創業

為了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結合,學校以實踐訓練體系構建為重點,通過建立省級大學科技園,打造了“校園—科技園”一體的創新創業訓練平台,以大學科技園集聚政、行、企、校多方力量,以“院園一體”鋪就創新創業教育路徑,構建了“聚、精、全、接、融”一體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。即學校以雙創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根本,通過共建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,使産業資源“聚”起來;推進專創互融,創新創業課程“精”起來;面向産業,完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“全”起來;優化技術轉移,把産業項目與創新項目“接”起來;以賽促創,将研、賽、創“融”起來,形成了徐工職院專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生态,成為第三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、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,創新創業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。

學校獲批全國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、第三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、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園、江蘇省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示範基地、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;在第十二屆“挑戰杯”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全國金獎1項、銀獎1項,是江蘇省唯一捧得“優勝杯”的高職院校;湧現了王聖等一批創業成功典型。共青團中央“青馬工程”調研組到學校調研,對學校創新創業工作措施和成果給予充分肯定。

捆綁平台團隊貢獻導向構建服務機制

學校通過服務産業發展研究院,将科技創新團隊與平台捆綁建設,重構貢獻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服務機制,圍繞國家戰略和區域産業發展需求,以國、省級研究創新平台為引領,以專業群特色優勢為依托,以服務中小微企業為重點,聯合開展核心技術協同攻關,聯合培養培訓适合的技術技能人才,推動學校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,打造服務發展高地,為助推“中國制造”走向“優質制造”“精品制造”和“智能制造”,擔當智慧引擎,貢獻智力服務和人才紅利。學校獲批全國“服務貢獻50強”4次,2021年,入選“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”(全國共60所),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、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、省級技術轉移中心1個、市級研發平台36個,獲批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等,發明專利排名始終位于全國高職院校前10。畢業生質量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,有效支持了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。

響應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攜手企業提升國際影響力

目前,我國職業院校的國際影響整體是偏弱的。為了改變以引入為主的國際合作現狀,使中國的職業教育走向世界,學校國際教育學院在開展學曆留學生教育、交換培養等國際交流與合作業務的同時,主動策應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與賽輪越南公司等走出去行業龍頭企業合作,通過建立海外培訓基地、實施跨境中國特色學徒制等措施,為走出去企業培養當地就業的、有中國情懷的本土化員工80餘人,實現了中國職業标準與理念的輸出,促進了合作企業在兩國的發展,展示了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擔當,也助推了所在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。學校獲批全國“國際影響力50強”2次,獲批江蘇省中俄聯合培養項目,與老撾、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進行職教項目合作,開展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國際認證。

“創新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,隻有順勢而為,改革創新,才能調動全校師生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,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活力。”金年会黨委書記祝木偉說。

“四校同建”綜合改革與創新實踐是金年会積極應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新形勢、新任務,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形成的凝練和概括,不僅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發展動力,也為學校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職教生态,使教學資源、創新要素、追求卓越等在産業與教育、學校與社會、教師與學生、課内與課外自由流動,發揮好創新領域的黨建引領作用,形成高效的共享互通機制、積極向上的進取氛圍,實現了學校高質量發展。

新聞來源:中國城市報(2022年5月30日

新聞鍊接: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zgcsb/html/2022-05/30/content_25920524.htm

XML 地圖